中国健康网



首页 > 健康知识 > 两性知识 > 正文

卤面,河南人的“寿面”

发布时间:2020-04-30 17:59:14  |  来源:东方头条  责任编辑:

卤面,河南名副其实的农家饭,也是很多人过生日、做九儿的必选美食。但很多人不知道,卤面最初叫“路面”,和洛阳白马寺有深厚的渊源。

一碗卤面,看着简单,做起来却不容易,但能流传两千多年,更不易!

卤面

让大家一起端上碗

中午下班,一走进院子,就听到客厅里面热闹哄哄的。推开门,满满一屋子人,原来哥哥姐姐带着他们的两大家子都来了。

母亲坐在沙发中间,看着一群孩子在玩闹,很开心的样子。

我闻到厨房里飘出一股淡淡面香,进去发现,姐夫正在掀开一个大号笼锅的盖子,腾腾地热气随之冒起来,雾气缭绕中,看见满满一笼锅面条。

我立刻觉出了什么,问,哥,今儿个是谁过“生儿”?姐夫瞪了我一眼,嗔怪到,看你这爹当的,你老大的“生儿”都能给忘了!

我连忙掏出手机看日历,果真是,大窘。

腆着脸说,来来,我帮着你做。姐夫一边用筷子把面条从笼蓖上往炒锅里挑,一边说,去,去,别添乱了,等着吃就中了。

我赖着不走,说,跟你学学厨艺吧,下一次我做。

炒锅里是已经做好的卤汤,估计是加了老抽,呈酱紫色。里面有肉丝儿、黄豆芽、蒜苔等。姐夫用筷子把缠绕在一起的面条挑散,在卤汤里反复浸泡,直到每根面条都变了色,再重新放进笼锅,继续开火蒸。

姐夫看我还不走,说,一点眼色都没有,赶紧去菜地摘几个青辣椒过来。

我巴不得有事儿干,立刻颠颠儿的去了。

辣椒拿回来,洗了,然后切成细丝儿,拿菜盆盛上,倒进去醋,加上盐,淋了香油,先腌着。这活儿简单,不用姐夫再交代。

待我转头过来,他已经掀开了笼锅。我赶紧高声吆喝儿子侄子们过来给大伙儿端饭。

不大会儿,我们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就已经围坐在客厅的大桌子圆圈,人手一碗热腾腾的卤面,就着脆脆的青辣椒丝儿,开吃了!

卤面就是有这点好处,说开饭,不管多少人,都能一起端得上碗,不用分批等。

做卤面的讲究

我本来已经准备下筷子,忽然发现这次做的卤面尤其成功,在窗外阳光的映射下,泛出金黄的色泽,面条蓬松卷曲,绝佳的一幅美食画面。

美好的东西自然就有了与人分享的冲动,顺手拿起手机拍了一张照片,发到一个作者群里。群里面的人可都是天南海北见多识广,但令我惊讶的是,有说炒面的、有说焖面的,硬就没人知道这碗面的准确名字。

后来想想,不怪他们孤陋寡闻,即便在我们河南本地,街面上也是很难见到卤面的,饭店极少把卤面作为主食。

所以说,它是一道名副其实的农家饭。

虽说是农家饭,但我小时候一年到头,却吃不了几次。如果哪一天吃上了,大概率是家里谁的生日到了。

那一天,母亲早早就开始做准备,先从面缸里舀出几瓢面,让我提着去街上换面条。

面条店里根据宽窄不同一般准备有三种切刀,顾客要哪一种,即时换刀。

最宽的不用说,这一定是回家吃蒜面条的;“二不宽”的最多,因为臊子面才是天天吃的家常饭。轮到我了,压面条的巧儿婶听我说要最细的,不假思索地说:“是你姐过生日吧,我记得好像和我家老大不差几天。”

巧婶接过我的面,上秤称了。然后从揉好的面团上揪下一疙瘩下来,放在轧面机滚轮上一遍遍的过,待厚薄均匀,再换下切刀。

瞬间,那细细的面条如吐丝般从机器里坠下,随着托盘的前后移动,面条折叠成齐齐整整的数沓。

巧婶拿剪子把面条剪断,称了给我,一斤收二分钱的加工费。

现在倒是不用这么麻烦,到商店直接掏钱买就行,都是商家直接加工成成品,统一配送过来的。但总觉得如今的面条少了些面味儿,也少了鲜味。

其实以我对面条的感受来说,手擀面最好,机器压的次之,至于挂面,那只能是不得已的选择了。但卤面不一样,卤面以压的面条为上。

我印象中就没有吃过手擀的卤面,分析也许是手擀的水分大,蒸的时候容易发生粘连。另外面条自身的水份大了,就不容易吸收卤汁的味道了吧。

然后去卖菜的摊位前买黄豆芽。黄豆芽有两种,一种芽儿已经发出好长的,我不喜欢,因为这种吃起来会比较“柴”。

这估计是当年上中学是留下的恐惧症,那时学校食堂蒸的卤面,多用那种粗大的黄豆芽或者糠箩卜条,吃着跟柴火棒似得,简直难以下咽。

而那种刚发出短短一点芽儿的,往往还留有黄豆的余香。黄豆芽和细面条是做卤面的标配,也是绝配,在我们这儿的餐桌上,几乎不做它用。

其它配菜如蒜苔儿、长豆角也不错,总之以条状的为佳。当然这些都是基本配置,如果再升个级的话,“中配”加鸡蛋,“高配”加肉丝儿。

回到家,火上笼锅里的水已经烧开。母亲掀开锅盖,在笼篦子上铺一张笼布,接过面条,抖散开,均匀摊在上面,开始蒸。

卤面,路面?

和洛阳白马寺渊源深厚

卤面,卤面,当然是要有“卤”的,不过,卤面所谓的“卤”,在我看来,也就是平时做臊子面的“臊子”而已。所以我一直对卤面这个名字觉得名不符实。

特意问了“度娘”,原来卤面最早出自洛阳,与第一古刹白马寺还有一段不解之缘。听老洛阳人说,卤面的“卤”字是由“路”字谐音而来,意思为“路边叫卖的面”。

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(公元68年),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,被中外佛教界誉为“释源祖庭”。

寺院建成后,百姓奔走相告,每日来白马寺顶礼膜拜者超过千人,白马寺周边的饮食生意也随之红火起来。

当时最流行的一种快餐式“方便面”,就是现在的洛阳卤面。在路旁设摊叫卖,当时人们称其“路面”。

这样看来,卤面可是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了。

其实现在也是,比如郑州火车站附近,或者其它流动人口特别大的地方,往往还有店家在街边支一个摊位,把事先做好的卤面盛在桌子大的木盘里,堆得跟小山一样,沿街叫卖。

说起方便面,那弯弯曲曲的样子,有没有觉得和卤面很像,我觉得很可能方便面的灵感还真有可能来自卤面,因为工艺也是大同小异。

但做卤面的“臊子”和吃臊子面的“臊子”还是略有区别,首先油得稍大些,不只是吃起来香,也能解决面条粘连的问题。

而最重要的“核心技术”是臊子汁的多少,多了面条容易粘成一缕一缕的,吃起来像面团;少了又干巴巴的,不入味儿。

另外,臊子面如果要做的好吃,汁就得浓一些,容易包裹在面条上。而做卤面的汁必须稀一点,以便浸入面条内部。

写到这里,我终于明白卤面好吃但小时候却老吃不到的原因了,成本高是其一,工艺复杂,耗时费力是其二。

蒸好的卤面油光发亮,根根自然卷曲,显得弹性十足。咬一口,韧而不糯,甚至还有些弹牙。卤汁的香完全融进了面里,所以卤面是可以不要配菜就能吃一大碗的。

当然,卤面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,它解决了面条软糯的问题,但吃多了,喉咙却容易发干。

所以,母亲会拿出一块儿紫红色的山楂糕,切成小方块,放锅里煮。熬成的汤叫做“山楂酪汤”,喝一口,酸酸甜甜的,开胃又解油腻,比现在叫什么“山楂树下”的饮料好喝多了。

这山楂酪汤是卤面绝对的“黄金搭档”,另外,紫菜蛋花汤也是不错的。

卤面的另一个优点就是耐放,因为它水分少,油性大,不易变质。头天做的,第二天上笼溜了,好吃依然。

现在,卤面成了名副其实的“寿面”,到了饭店,不管是新出生的小宝贝做“九儿”,还是为老人摆寿宴,老板都会贴心的送上一份卤面,寓意“长长久久”。

但我至今仍百思不得其解的是,为什么没有一家饭店像对待烩面、拉面一样,把这么好吃的卤面做为主食推出。

(图片来自网络)

张元军 | 文

王五点 | 编辑

小米 | 版式